close

17097801_649918745211119_4421727730653174342_o.jpg

11225408_420768448126151_9129909851826021210_o.jpg

10683637_468207663382229_6010900956982151209_o.jpg

定義:

自然農法是體察自然運行的變化並配合栽培作物特性而採行適當的人為措施及施用自然資材以從事生產的農業方法。

特點:

“雜草與病蟲害”皆為自然運行的一部分,滅絕或過度抑制均會破壞自然之運行,故不以任何藥劑來防治。

自然資材雖為自然界能自然生成與存在的物質,但施用時仍須注意其成分與用量,以免對栽培地自然運行造成劇烈的影響。

大部分的化學肥料均為自然資材,但具有成分單純濃度高之特性,雖不排斥使用,但有三不原則─「不直接施用、不單獨施用、不大量施用」,即需配合其他自然資材經過生物(微生物、蚯蚓、植物等)轉化後使用。

重要概念:

自然運行係指規律且循環的天體運轉作用於獨特而複雜的立地條件,對生存其上的生物亦造成直接與間接的影響,構成千變萬化但無廢棄物質的循環生態鏈,在此循環中所有物種皆可獲得營養物以維生存,亦終成為營養物以供養其他物種利用。

栽培作物系自野生種選育的栽培種,有人類所期望的特質,但其在原生地所產生的遺傳特性並未完全改變,因此這些特性仍攸關栽培作物移地種植的成敗。

人為措施的目的在於使作物融入當地的植物社會與生態、強化作物競爭力、提升生產力。包含土壤改良、育種、伴植與田間管理等。

自然資材目的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質、補充流失移出的養分元素與營造適合作物生長的微氣候,以增加作物對環境逆境的抗性。概分為固態如礦石粉、堆肥與液態的如水與液肥。

 

 

arrow
arrow

    艾蘭哥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